LATEST NEWS

公共充电桩不好用?城市服务需要跟得上

2023-03-07 14:55

据媒体报道,较新公布的新车销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21年的1/8增至2022年的1/4。然而,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问题依然困扰着不少车主。许多车主反映,出门在外想要用上公共充电桩依旧不容易。明明手机APP上显示附近有空闲充电桩,跟着导航找过去却扑了个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还有人笑称,“新能源汽车较后的50公里续航是留着找充电桩用的”。


其实,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寻找充电桩的“痛苦体验”,正是城市快速发展“阵痛期”的一个体现。新能源汽车的大量上市,从方方面面考验着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一个公共充电桩的背后其实涉及到很多城市治理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类问题不只是去增加充电桩的数量而已,更应当放在一个广阔的视野里。城市的停车难问题、老旧小区的设施改造、公共服务设备的更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其实都在缩减新生事物的效能。


同时,新生事物的到来也在给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新的要求,这一盘棋需要更加精准的布局。在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台。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2.5辆新能源汽车就能分配到一个充电桩。



从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到,一方面充电桩总数的庞大,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主依然为充电桩犯愁,这也反映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和均衡性问题。比如,当充电桩资源向新小区、新城区集中时,老旧小区的充电问题是否有兜底方案?当大量市场主体进入新能源充电市场时,付费可享的服务是否价格合理、保障及时?这些需要更加明晰的解决方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问题,需要在城市空间的公共背景下寻找普适性的法则,同样也需要对症下药。


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技术成就不断呈现的时代里,社会公共空间的规划应该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生事物预留足够的空间。当科技改变生活成为一种共识时,这个时候更应当为科技的落地应用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与新技术的突破一样,城市治理也是一个规模浩繁的系统工程。它可以很大,大到包罗城市万象;也可以很小,小到一个充电桩、指示牌等。但是新事物所带来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新课题,是需要城市管理者持续关注和回应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充电桩其实就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个充电桩本身,并没有占据太大的城市空间,但它背后所反映的公共服务短板却值得重视。类似充电桩这样的新事物就像一剂催化剂,让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努力完善原有民生基础服务领域的不足之处。这或许才是较值得期待的。